猫咪驱虫

驱虫是指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用药,驱除猫咪体内外的寄生虫的过程。


无论是收养外面的流浪猫,还是抚养家里的主子,驱虫都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一方面,能够保证猫咪的身心健康,让主子健健康康地长大,另一方面,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也可以得到控制,保障了全家人的生活环境。

 



1

感染的原因


有的小伙伴儿可能会问到,家里的主子勤洗澡不外出,也需要进行驱虫吗?



是的,家养的猫咪也是会感染寄生虫的,误食带有虫卵的食物、水、粪便、母乳、跳蚤或舔舐粘有虫卵的人的衣物、猫咪毛发等,都可能导致主子感染寄生虫。




2

如何分辨主子是否感染虫


想通过外部观察来判断猫咪是否感染寄生虫有点难度,感染了寄生虫的猫咪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另外可以查看猫咪粪便是否有虫卵或者查看猫咪毛发中是否有跳蚤等虫子或虫卵。


发现了虫卵即可判定主子感染了寄生虫,但未发现并不代表主子没有感染寄生虫,定期的驱虫还是不能少的。




3

驱虫时间与频率


猫咪两个月大的时候,可以做第一次驱虫,可到专业的宠物店或者宠物医院进行。有经验的猫奴也可以购买相关药品在家自己操作。



猫咪的驱虫一般分为内部驱虫和外部驱虫,外部驱虫频次一般建议一个月一次,具体可以根据家里环境决定,环境好可以3个月一次。内部驱虫建议2个月到6个月每月一次,6个月以上的猫咪可以每3~6个月一次(吃生食的猫咪建议每月驱虫)。




4

驱虫分类


常见的猫咪感染的寄生虫包括,内部的蛔虫、钩虫、球虫、绦虫等和外部的跳蚤、蜱虫、螨虫、虱子等~


因此,驱虫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体内驱虫是指通过让猫咪口服驱虫药,将体内寄生虫杀死并排除;体外驱虫是指通过在猫咪皮肤表面滴适当的驱虫药物,使药物渗入皮层杀死体外寄生虫。






5

注意事项


1外驱虫前不要给猫咪洗澡,洗澡后宠物体表皮毛上的皮脂腺或者皮脂都被洗干净了,不利于驱虫药的扩散。驱虫后48小时内不要洗澡。


2内驱虫:不同品牌的内服驱虫药,用法和注意事项也不同。请根据宠物医生要求或者药品的说明做准备哈~



3驱虫后,肠胃较为娇弱的猫咪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精神不佳、食欲不振等状况,一般1~2天可自行好转,如果持续不见好转,要及时带猫咪看医生哟~